{{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01
股票是人類所構成最複雜的市場,但複雜背後卻蘊藏着簡單的操作法門。儘管不是人人都着迷於股海,但畢竟只要在香港工作,有供MPF,就自然成為股市參與者。因此,大家都有需要加深對股市的認識。不過相對於汗牛充楝的股票101類書籍,本書會從最初心的「選股」角度着手,為讀者「科普」一下選股策略,目標是以最少的參與程度,獲得長線利益的最大化。
相比坊間眾多以股票技術面(如線圖走勢)或基本面(如財報分析)操作為題材的入門類財經投資類書籍,本書另闢蹊徑,希望帶出「簡易選股法則」,理念是「毋須把股票實戰想得太過複雜,化繁為簡,以簡單易明的邏輯和投資法則一樣覓利不損手」,並希望讓讀者可按圖索驥,視乎個人需要和背景,嘗試自行實際尋找和配置適合的股資組合。
02
本書不但收錄具份量的歷史篇章,更有俯拾皆是的精彩照片、繪畫、地圖和城寨街坊的口述故事,詳細地探討1945至1990年間城寨的急遽發展,同時研究它過去的黑暗面。城寨總給人詭異和神秘之感,是源於許多關於它的謬見,此書也會道出這些謬見背後的真相。
03
作者林曉敏親訪二十五間本土傳統老店,並在書中分為衣食住行四大章節,當中有不少屬於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手工藝、飲食文化,店舖例如:財記雀籠、何忠記白鐵、新藝城傘皇、東莞佬涼茶等,都是極具香港情懷,而又逐漸式微的店舖,值得一一細數店中的人情故事。
此書探索城市裏消失中的美學,既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同時著重以非遺的「美」喚回大眾記憶,盼讀者好好珍惜當下。
04
香港唐樓走過的歷程,既是時代發展的印記,也是一代香港人的回憶。本書作者以文字和影像結合的形式,記錄不平凡的唐樓故事。故事涵蓋了家族的傳承、不同年代的奮鬥史、一代宗師的武術夢以及平凡人家的尋常故。
本書既是看建築,也是讀人,希望藉此道出唐樓所承載的獨有人情味,將香港人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和對家園的深厚感情一一呈現。
增訂版新增三個章節,分別是:〈德輔道西207號:碩果僅存的直角轉角唐樓〉、〈般咸道35號:般咸道最後的戰前洋樓〉,以及〈文咸東街113號:延續百年的茶香〉,領讀者繼續深入訪尋更多值得玩味的舊唐樓。
05
邱健恩 著
ISBN:9789888860982
本書適合金學入門讀者,全書分為六章,涵蓋金庸小說總貌概述、金庸小說的故事情節結構分析、金庸小說中應用的各種文學技巧特點、金庸小說版本研究初探、十五部金庸小說概述,以及淺析「金庸文化」。增訂版再新增一章「新興門派」,闡述金庸小說與金庸影視作品的對讀現象。
作者所列「金庸小說人物情節榜」,從微觀角度,專研一個人物或一件物事在整個故事中有何作用,又能從更廣的角度縱覽金庸如何運用相同方法來創作情節,特別適合初看金庸小說的讀者。
本書共一百個主題,每篇開首皆摘錄舊版原文,與讀者一同認識舊宇宙原貌,探討金庸原來的構思,再介紹新宇宙的修訂。最後以一幅初期連載時的插圖作結,讓讀者進一步了解舊劇情。
06
收集在香港這個城市中百多年來或早或晚流傳下來的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對其進行學術的分析。這些故事帶有濃厚的民間和地域色彩,與生活息息相關;又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迷信得來不乏其深厚的歷史沿革背景。
本書所涉題材,如新娘潭、鳳凰山等地的講法,口耳相傳,過往在不少報章媒體上都有刊載,是香港本土一道俗文化的亮麗風景──剝開層層穿鑿附會的迷信元素,我們會發現,任何能流傳的故事都有其文化背景及生長土壤。
本書以人文科學的角度探討志怪傳說、地方鬼故和災難述異的意義,本着學術精神,從文獻、歷史、田野等方法入手,旁徵博引,將傳說的來龍去脈加疏理說明。
何謂「都市傳說」?是民間故事、是傳說還是傳奇?本書以100%學術研究帶領讀者飽覽香港詭異都市傳說。以歷史、社會、心理、信俗等多元角度來剖析傳聞的現實意義。並將都市傳說進行系統分類,一一呈現。其中包括:二次大戰前的都市傳說(走進盧亭魚人聚居地、近距離接觸匯豐石獅子)、刊在港聞上的都市傳說(高街鬼屋、九龍寨城公園)、互聯網世界的都市傳說(走進香港「後花園」——遇上西貢結界)等。日常生活中令人耳熟能詳的地標建築背後竟然蘊藏著如此精彩的都市傳說,極大程度的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
07
「成長於公共屋邨之中,或許沒有非常富足的物質,然而我們能夠從那小小的公屋單位所得到的,又何止一個安穩的家而已?」
一對兄妹+妹夫在公屋長大的故事,數度加印感動廣大讀者。
37+9篇暖心文章,追憶昔日公屋美好年華。
08
本書以英漢雙語,圖文並茂的形式,為讀者準備了小學期間常用的一千五百個英文詞彙。每個詞彙不但解釋了含義,還有詞性、詞形、例句、音標、相關片語搭配、小知識等相關語法內容。此外,本書還配有介紹各種英文語法和詞彙知識的附錄,配合內文,對小學讀者掌握單詞,在寫作和語言表達中運用英文單詞有著很實際的作用。
09
中國人不讀四大名著,有如英國人不識莎士比亞。
四大名著不能不讀,圖文普及本對於沒有讀過原著的讀者來說,是一種較為方便的選擇,亦是接觸中國古典文學的入門基石。
跟原著相比,保留了原著小說的主要情節和關鍵故事。另一方面,雖然編者以現代白話文簡寫了原著,仍可給讀者一個精確的故事輪廓,使之讀來不失原來的韻味。
10
在那個反貪污的啟蒙年代,調查某些集團式貪污案件困難重重。廉署高層經過許家民的多次游說,決定嘗試派出卧底人員接觸犯罪集團,蒐集執法者包庇罪犯的證據。
迎難而上、鍥而不捨,緊守黑白之界,在山窮水盡之處開路,成為破案關鍵。
本書故事均改編自真實案例,揭開卧底神秘的一面,也是人性的一面。
11
年逾九秩的江啟明,是香港第一代土生土長自學畫家。他從小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以街頭當作畫室及繪畫的練習場所,繪下無數素描作品,記錄香港的風景變遷。《素描香港:江啟明素描集》收錄多幅素描作品,以一支5B鉛筆繪畫香港。作品既有遠景,眺望維多利亞港兩岸,又或俯瞰不同島嶼輪廓;亦有近景,繪畫港九街景以至不同的地質面貌,一筆一畫是歲月累積的功力練就,可供有意學習素描的後輩參考。隨書附送兩張香港風景素描明信片。
12
本書希望通過漫畫、圖表解釋和短篇文章,以通俗、輕鬆的形式分享邏輯學精要,讓讀者淺嚐「思考方法學」的醍醐味,同時掌握語理分析、邏輯方法、科學方法和謬誤剖析的基礎技巧,再由批判思考激發創意思維!
13
中國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理論與實踐並重,本書重點介紹歷代醫家、典籍及醫學發展的特色,輔以相關的醫學知識,自古及今,俾讀者對中醫文化有全盤的理解,適合一般對醫藥衛生有興趣的讀者,研習醫學的人士亦可用作參考。
14
香港司法制度,是香港法治社會和傳統得以維繫的重要基石和制度性保障。香港司法制度肇始並形成於英治時期,香港回歸祖國後,根據《香港基本法》,「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為此,「香港原有法律」、「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則」和「原在香港實行的司法體制」均得以保留。這對於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保障香港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的作者來自法律界不同行業,包括學者、執業律師、大律師和法官。書中涵蓋香港司法制度的主要方面,包括法院制度、訴訟制度、檢控制度、律師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協助制度。本書內容學術性、資料性、工具性兼備,既適合法律、學術、實務界人士使用,也適合對香港法律制度有興趣人士閱讀參考。
本書第三版對內容進行了不少修訂,包括全面更新了條例、規例和案例,並因應新法如《香港國安法》和相關本地法律之實施,全面增加、補充、修訂內容,以及增加了第七章仲裁制度。
15
要細看,趁着香港還有騎樓。
本書於二〇一五年初版,絕版已久。近十年後,作者走訪各區,觀察各幢騎樓,它們有沒有變化?是否仍然存在?於是重新記錄騎樓的新面貌,補充此前未曾收錄的遺珠,便有了《香港騎樓》(第二版)。
16
本系列選取散文名家的經典篇章,輔以導讀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品讀經典散文,提高寫作與文學鑒賞的水平。
17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打麻雀牌是華人最受歡迎的遊戲活動,幾乎每個華人家庭都擁有一副麻雀牌。麻雀牌早已成為華人的國粹,遍佈世界每一個角落。雖然打麻雀牌大受歡迎,但亦被公認為是最複雜的遊戲。既然如此複雜,規則又多,為何會成為今日大受歡迎的遊戲呢?
本書以實物和文獻,重新梳理麻雀牌的出現和發展的情況,對於民間和網上流傳錯誤的資訊,作出嚴謹的修正和補充,釐清現時對麻雀牌故事的錯誤理解。
不論你對打麻雀的興趣如何,但不能不知道,最受歡迎的遊戲,摸在手上的麻雀牌,它是怎樣來的?
18
本書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闡述香港資本與財團的發展演變和發展現狀,包括英資財團、華資財團、中資財團、其他資本財團。其中,縱向維度主要闡述各種資本、各個主要財團的萌芽起源,發展演變,以及投資、經營策略的轉變;橫向維度以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為橫切面;分析各個主要財團的發展現狀,包括其整體規模、業務分佈、經營業績、戰略目標與存在問題,同時也着眼於2020年以來發生的重要事件及其演變,使讀者能夠對香港資本與財團的發展演變有全面的了解。
從宏觀的角度看,一部香港資本與財團的歷史,可說是香港近現代政治、經濟歷史的一個極其生動精彩的側影,從中反映逾170年來香港經濟所經歷的深刻變化、其轉型演變的內在動力和一般規律。從微觀的角度看,可以看出隨着香港及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各種資本與財團勢力之間的激烈競爭和角力,其投資經營策略的轉變與成敗得失,其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作用、特點等。本書對香港資本與財團在香港經濟體系中的角色及貢獻作出客觀評價,內容系統全面。
19
本書以九龍中部地區村落為研究對象,從清初的「遷海令」以至戰後因應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而村落逐漸被清拆為止。九龍村落及其氏族在經歷清廷遷界、英治時期、1949年後內地居民湧入、港府拆村等時期後,日漸式微,甚至消逝。
本書作者在鯉魚門、茶果嶺、牛池灣、竹園、大磡、衙前圍等舊村,進行了幾近三十年的研究,同時結合文史檔案和口述歷史,再現九龍地區村落族群的認祖歸宗、拜神祭祖和拆村安置等場景,並特別着力於闡述傳統村民如何掌控土地業權,以及這種業權如何在市區重建的過程中逐漸轉變和消亡。為了處理這個議題,本書不僅敘述了古老村落的前世今生,還更進一步探討了祖堂和祖墳的現實功能,從而更立體地呈現九龍中部的傳統鄉村生活。
20
《校長爺爺教寫作系列》一共四冊,包括記敍文、描寫文、說明文、實用文。每冊收錄30篇小學生優秀作品,按主題分類。針對每篇文章,按段剖析組織及寫作手法,輔以思維導圖和校長點評,分析小作家的創作思路。加上好詞好句,豐富寫作素材,最後的「小練習」,讓學生學以致用,文筆再躍升。
2021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